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资讯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戴着“两高”帽子的千亿行业,2023年会不会迎来期盼中的改变?

戴着“两高”帽子的千亿行业,2023年会不会迎来期盼中的改变?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第九大街
  • 来源:第九大街
  • 发布时间:2023-01-15
  • 访问量:833

【概要描述】2022,无论传统工业转型,还是未来产业崛起,都已经有了答案:有人黯然离场,也有新行业春笋一般涌现……

2023年号角声中,谁主产业沉浮?哪些问题有亟待解决?行业里,又是谁在喊“狼来了”?

即日起,顶端新闻聚焦材料、新能源等河南省重点产业的现状、难点、机会,提问和倾听产业界企业家的心声,邀约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产业界发声或建言,共同期待每一个产业都有一个更好的2023。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宋晓珊/文、图

一个行业,扛起了中国行业产量的半壁江山。

在省内有800余家规上企业,四分之一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被期许“到 2025年,形成新型高温材料等6条千亿级支柱产业链”。

它是河南耐火材料行业,也是“两高”行业——原则上不允许改造和扩建。



瑞泰的智能检测分选包装系统

戴上“两高”帽子

“双碳”是萦绕在耐材行业的一个主题。

在它的反面词汇中,“两高”,是最突出的一个。

2021年,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相继出台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下简称“两高”项目)相关实施意见。

其中,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两高”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实施意见【2021】100号,明确提到“严格‘两高’项目环评审批”,项目范围明确提到涵盖耐火材料(有烧结工序的)。

这也就意味着耐火材料(简称耐材)产业被作为限制类产业,原则不允许改造和扩建。



使用全炉浇注的高炉内衬

戴上“两高”帽子这天,郑州瑞沃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丰收并未察觉,他是在数月后有感触的。

那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利率条件也很优惠。

丁丰收同意了,对方了解企业情况后问:“你们是耐材行业?”

“对呀,你打电话找的我。”丁丰收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银行工作人员连连道歉,对不起啊,你们这个行业可能享受不了优惠政策。

“难道我不是高新技术企业?难道我们没有十几个发明专利做支撑?”

丁丰收的问题,银行工作人员回答不了。

在那以后,丁丰收感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某次,丁丰收注意到海外一笔服务费一直未到账。当面咨询时,银行柜员反问“你们这个行业,怎么可能还有这么高的服务费?”

无论怎么解释——海外业务需要技术人员长期驻扎服务——对方都没有点头。“技术服务费”,只能在合同上躺着。

意外地在行业外人员眼里看到蔑视后,丁丰收自嘲,一个头戴“两高”的行业,怎么会有能力去搞高新技术?怎么会有空间去搞跨境服务?

千亿光环和41个签字

2021年,中国耐火材料协会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河南省有耐火材料企业1418家。

“实际上全省约有规上企业800余家,其中 200余家耐材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耐火材料协会会长靳亲国介绍说,“两高”带来的痛,对每家企业来说或许不尽相同,但受限已成共性。

2021年,耐材行业在三门峡召开助推河南耐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暨耐火材料“双高”问题研讨会。会上,41家耐材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希望耐材能从“两高”行业中摘出。

2022年,洛阳市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也向洛阳市发改委发起了“关于耐火材料行业不列入“两高一资”行业的申请。

靳亲国提到,耐材是高温工业、国防军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及新型战略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材料。在国际上,欧盟等有关组织将耐火材料定性为 “战略材料”。

河南省耐火材料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伴随着国家高温工业的成长,同步更新技术。近年来,其技术和生产工艺有了极大进展和突破,普遍采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煤。

目前,河南耐火材料整体技术在国内领先,年产量占中国耐材产量近50%, 为国内耐材品种最全的产业大省,更是河南省特色和优势产业。

靳亲国说,耐火材料的行业整体“亩产水平”高于其它传统材料产业。无论从工序过程、综合能耗,还是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看,都不应归于“两高”产业。

“建议不要把耐材列为‘两高’产业。”靳亲国认为,某种程度上来说,耐材行业助力了钢铁、有色等高温工业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化发展。同时,也助推了军工、新能源产业的科技进步。

不过,行业正在看到新变化。

2022年7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豫政办〔2022〕65 号文下达了《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 年)的通知》,给河南耐材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将重点发展功能、高效、节能、复合、长寿型高温材料及氢冶金用关键材料等高温新材料,推动服务集成,将河南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新型耐火材料产业基地。”

文件中明确:“到2025年,形成新型高温材料等6条千亿级支柱产业链。”

靳亲国认为,这是河南省首次明确今后耐材向高温新材料方向发展,更是省委省政府对行业发展的巨大鼓励和鞭策。

政协委员的提案

方向清晰了,可“越来越难”仍然是不少耐火材料企业共同的感触。

“过去的一年,主要任务就是活着。”多位耐材行业的负责人如是说。

一位公司合伙人补充,不只耐材,对今年的材料行业来说,不投,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遭遇经济下行周期,每一个公司都无法幸免。特别是钢铁市场相对饱和,重工业的迁移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作为服务配套企业,如何跟上步伐,每一家企业的选择都涉及版图重塑。

然而,对于行业大型竞赛里每一个奋力生存的企业来说,过去一年的销量成绩也好,艰难困苦也罢,在结果产生的那刻起已经成为过往,更重要的是2023年的序章该如何书写。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之一,郑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瑞泰)相关部门负责人看来,如果今年能将耐火材料从“两高”行业清出,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该负责人表示,如今,碳排放是一个全球共同关注和关心的话题,被划为“双高”行业,对耐材企业的市场推广,尤其是国外市场开发会有很大影响。“很多国外客户要求,对耐火材料本身的能耗要有一定考评。”

河南省政协委员王湛明今年也提交了一份关于耐材产业发展的提案。他提到,国家层面,始终未把耐火材料列为限产及“两高”产业,毗邻山东省也是我国耐火材料的主产区,相关实施意见中,也未将耐材列入“两高”行业,全国其他相关省份也没有列入,建议河南相关部门也不再将耐火材料列入“两高”行业。

“在双碳经济下,河南耐材产业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给予企业更大空间,支持企业开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助力国家高温工业节能减排,加快河南由耐火材料大省向高温新材料强省转变。”

创新爆发出能量的前夜

的确,近几年,耐火材料行业正在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变。

如郑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方面,有新布局。

其负责人透露,瑞泰的工业大脑已经做好,整个厂区内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今年主要围绕打通上下游客户来布局。另外,我们之前的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高,今年会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开拓一些新行业。”

远在东南亚出差已近一个月,丁丰收忙着洽谈海外的合作。

“没办法,企业要发展,只能两条腿走路。”丁丰收说,开拓海外业务同时,他们在国内主推与北科大联合开发的“高导热智能出铁沟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设备的生产、销售。相关技术,目前已被欧洲《材料》期刊刊发,并在云南某钢铁厂试运行近两年,积累大量数据。

丁丰收提到,前段时间,他参加了唐山市组织了产品技术推广会,大家都说好,可涉及采买,几乎众口一词:我可以成为你第二家客户。

他能理解,于钢铁企业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试错成本太高。

同样的困境,专注于不定型耐材生产的河南华西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也曾遇到过。在拿下第一个客户后,近三年来,其营收每年都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每当产业革命发生的时候,就会出现新老产业范式的替代。一家存在了半个世纪,不愿具名的传统耐材企业则传出消息,年后除了值班干部,工人放假。

每一种选择都是选择,每一条路都会有结果,尽管并不知道,谁会是行业最终引领者。但一点毋庸置疑——行业的低谷只是暂时的,此刻或许正处于创新爆发的前夜。

戴着“两高”帽子的千亿行业,2023年会不会迎来期盼中的改变?

【概要描述】2022,无论传统工业转型,还是未来产业崛起,都已经有了答案:有人黯然离场,也有新行业春笋一般涌现……

2023年号角声中,谁主产业沉浮?哪些问题有亟待解决?行业里,又是谁在喊“狼来了”?

即日起,顶端新闻聚焦材料、新能源等河南省重点产业的现状、难点、机会,提问和倾听产业界企业家的心声,邀约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产业界发声或建言,共同期待每一个产业都有一个更好的2023。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宋晓珊/文、图

一个行业,扛起了中国行业产量的半壁江山。

在省内有800余家规上企业,四分之一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被期许“到 2025年,形成新型高温材料等6条千亿级支柱产业链”。

它是河南耐火材料行业,也是“两高”行业——原则上不允许改造和扩建。



瑞泰的智能检测分选包装系统

戴上“两高”帽子

“双碳”是萦绕在耐材行业的一个主题。

在它的反面词汇中,“两高”,是最突出的一个。

2021年,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相继出台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下简称“两高”项目)相关实施意见。

其中,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两高”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实施意见【2021】100号,明确提到“严格‘两高’项目环评审批”,项目范围明确提到涵盖耐火材料(有烧结工序的)。

这也就意味着耐火材料(简称耐材)产业被作为限制类产业,原则不允许改造和扩建。



使用全炉浇注的高炉内衬

戴上“两高”帽子这天,郑州瑞沃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丰收并未察觉,他是在数月后有感触的。

那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利率条件也很优惠。

丁丰收同意了,对方了解企业情况后问:“你们是耐材行业?”

“对呀,你打电话找的我。”丁丰收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银行工作人员连连道歉,对不起啊,你们这个行业可能享受不了优惠政策。

“难道我不是高新技术企业?难道我们没有十几个发明专利做支撑?”

丁丰收的问题,银行工作人员回答不了。

在那以后,丁丰收感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某次,丁丰收注意到海外一笔服务费一直未到账。当面咨询时,银行柜员反问“你们这个行业,怎么可能还有这么高的服务费?”

无论怎么解释——海外业务需要技术人员长期驻扎服务——对方都没有点头。“技术服务费”,只能在合同上躺着。

意外地在行业外人员眼里看到蔑视后,丁丰收自嘲,一个头戴“两高”的行业,怎么会有能力去搞高新技术?怎么会有空间去搞跨境服务?

千亿光环和41个签字

2021年,中国耐火材料协会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河南省有耐火材料企业1418家。

“实际上全省约有规上企业800余家,其中 200余家耐材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耐火材料协会会长靳亲国介绍说,“两高”带来的痛,对每家企业来说或许不尽相同,但受限已成共性。

2021年,耐材行业在三门峡召开助推河南耐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暨耐火材料“双高”问题研讨会。会上,41家耐材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希望耐材能从“两高”行业中摘出。

2022年,洛阳市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也向洛阳市发改委发起了“关于耐火材料行业不列入“两高一资”行业的申请。

靳亲国提到,耐材是高温工业、国防军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及新型战略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材料。在国际上,欧盟等有关组织将耐火材料定性为 “战略材料”。

河南省耐火材料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伴随着国家高温工业的成长,同步更新技术。近年来,其技术和生产工艺有了极大进展和突破,普遍采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煤。

目前,河南耐火材料整体技术在国内领先,年产量占中国耐材产量近50%, 为国内耐材品种最全的产业大省,更是河南省特色和优势产业。

靳亲国说,耐火材料的行业整体“亩产水平”高于其它传统材料产业。无论从工序过程、综合能耗,还是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看,都不应归于“两高”产业。

“建议不要把耐材列为‘两高’产业。”靳亲国认为,某种程度上来说,耐材行业助力了钢铁、有色等高温工业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化发展。同时,也助推了军工、新能源产业的科技进步。

不过,行业正在看到新变化。

2022年7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豫政办〔2022〕65 号文下达了《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 年)的通知》,给河南耐材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将重点发展功能、高效、节能、复合、长寿型高温材料及氢冶金用关键材料等高温新材料,推动服务集成,将河南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新型耐火材料产业基地。”

文件中明确:“到2025年,形成新型高温材料等6条千亿级支柱产业链。”

靳亲国认为,这是河南省首次明确今后耐材向高温新材料方向发展,更是省委省政府对行业发展的巨大鼓励和鞭策。

政协委员的提案

方向清晰了,可“越来越难”仍然是不少耐火材料企业共同的感触。

“过去的一年,主要任务就是活着。”多位耐材行业的负责人如是说。

一位公司合伙人补充,不只耐材,对今年的材料行业来说,不投,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遭遇经济下行周期,每一个公司都无法幸免。特别是钢铁市场相对饱和,重工业的迁移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作为服务配套企业,如何跟上步伐,每一家企业的选择都涉及版图重塑。

然而,对于行业大型竞赛里每一个奋力生存的企业来说,过去一年的销量成绩也好,艰难困苦也罢,在结果产生的那刻起已经成为过往,更重要的是2023年的序章该如何书写。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之一,郑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瑞泰)相关部门负责人看来,如果今年能将耐火材料从“两高”行业清出,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该负责人表示,如今,碳排放是一个全球共同关注和关心的话题,被划为“双高”行业,对耐材企业的市场推广,尤其是国外市场开发会有很大影响。“很多国外客户要求,对耐火材料本身的能耗要有一定考评。”

河南省政协委员王湛明今年也提交了一份关于耐材产业发展的提案。他提到,国家层面,始终未把耐火材料列为限产及“两高”产业,毗邻山东省也是我国耐火材料的主产区,相关实施意见中,也未将耐材列入“两高”行业,全国其他相关省份也没有列入,建议河南相关部门也不再将耐火材料列入“两高”行业。

“在双碳经济下,河南耐材产业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给予企业更大空间,支持企业开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助力国家高温工业节能减排,加快河南由耐火材料大省向高温新材料强省转变。”

创新爆发出能量的前夜

的确,近几年,耐火材料行业正在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变。

如郑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方面,有新布局。

其负责人透露,瑞泰的工业大脑已经做好,整个厂区内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今年主要围绕打通上下游客户来布局。另外,我们之前的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高,今年会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开拓一些新行业。”

远在东南亚出差已近一个月,丁丰收忙着洽谈海外的合作。

“没办法,企业要发展,只能两条腿走路。”丁丰收说,开拓海外业务同时,他们在国内主推与北科大联合开发的“高导热智能出铁沟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设备的生产、销售。相关技术,目前已被欧洲《材料》期刊刊发,并在云南某钢铁厂试运行近两年,积累大量数据。

丁丰收提到,前段时间,他参加了唐山市组织了产品技术推广会,大家都说好,可涉及采买,几乎众口一词:我可以成为你第二家客户。

他能理解,于钢铁企业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试错成本太高。

同样的困境,专注于不定型耐材生产的河南华西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也曾遇到过。在拿下第一个客户后,近三年来,其营收每年都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每当产业革命发生的时候,就会出现新老产业范式的替代。一家存在了半个世纪,不愿具名的传统耐材企业则传出消息,年后除了值班干部,工人放假。

每一种选择都是选择,每一条路都会有结果,尽管并不知道,谁会是行业最终引领者。但一点毋庸置疑——行业的低谷只是暂时的,此刻或许正处于创新爆发的前夜。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第九大街
  • 来源:第九大街
  • 发布时间:2023-01-15
  • 访问量:833
详情

2022,无论传统工业转型,还是未来产业崛起,都已经有了答案:有人黯然离场,也有新行业春笋一般涌现……

2023年号角声中,谁主产业沉浮?哪些问题有亟待解决?行业里,又是谁在喊“狼来了”?

即日起,顶端新闻聚焦材料、新能源等河南省重点产业的现状、难点、机会,提问和倾听产业界企业家的心声,邀约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产业界发声或建言,共同期待每一个产业都有一个更好的2023。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宋晓珊/文、图

一个行业,扛起了中国行业产量的半壁江山。

在省内有800余家规上企业,四分之一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被期许“到 2025年,形成新型高温材料等6条千亿级支柱产业链”。

它是河南耐火材料行业,也是“两高”行业——原则上不允许改造和扩建。

瑞泰的智能检测分选包装系统

戴上“两高”帽子

“双碳”是萦绕在耐材行业的一个主题。

在它的反面词汇中,“两高”,是最突出的一个。

2021年,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相继出台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下简称“两高”项目)相关实施意见。

其中,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两高”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实施意见【2021】100号,明确提到“严格‘两高’项目环评审批”,项目范围明确提到涵盖耐火材料(有烧结工序的)。

这也就意味着耐火材料(简称耐材)产业被作为限制类产业,原则不允许改造和扩建。

使用全炉浇注的高炉内衬

戴上“两高”帽子这天,郑州瑞沃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丰收并未察觉,他是在数月后有感触的。

那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利率条件也很优惠。

丁丰收同意了,对方了解企业情况后问:“你们是耐材行业?”

“对呀,你打电话找的我。”丁丰收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银行工作人员连连道歉,对不起啊,你们这个行业可能享受不了优惠政策。

“难道我不是高新技术企业?难道我们没有十几个发明专利做支撑?”

丁丰收的问题,银行工作人员回答不了。

在那以后,丁丰收感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某次,丁丰收注意到海外一笔服务费一直未到账。当面咨询时,银行柜员反问“你们这个行业,怎么可能还有这么高的服务费?”

无论怎么解释——海外业务需要技术人员长期驻扎服务——对方都没有点头。“技术服务费”,只能在合同上躺着。

意外地在行业外人员眼里看到蔑视后,丁丰收自嘲,一个头戴“两高”的行业,怎么会有能力去搞高新技术?怎么会有空间去搞跨境服务?

千亿光环和41个签字

2021年,中国耐火材料协会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河南省有耐火材料企业1418家。

“实际上全省约有规上企业800余家,其中 200余家耐材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耐火材料协会会长靳亲国介绍说,“两高”带来的痛,对每家企业来说或许不尽相同,但受限已成共性。

2021年,耐材行业在三门峡召开助推河南耐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暨耐火材料“双高”问题研讨会。会上,41家耐材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希望耐材能从“两高”行业中摘出。

2022年,洛阳市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也向洛阳市发改委发起了“关于耐火材料行业不列入“两高一资”行业的申请。

靳亲国提到,耐材是高温工业、国防军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及新型战略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材料。在国际上,欧盟等有关组织将耐火材料定性为 “战略材料”。

河南省耐火材料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伴随着国家高温工业的成长,同步更新技术。近年来,其技术和生产工艺有了极大进展和突破,普遍采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煤。

目前,河南耐火材料整体技术在国内领先,年产量占中国耐材产量近50%, 为国内耐材品种最全的产业大省,更是河南省特色和优势产业。

靳亲国说,耐火材料的行业整体“亩产水平”高于其它传统材料产业。无论从工序过程、综合能耗,还是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看,都不应归于“两高”产业。

“建议不要把耐材列为‘两高’产业。”靳亲国认为,某种程度上来说,耐材行业助力了钢铁、有色等高温工业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化发展。同时,也助推了军工、新能源产业的科技进步。

不过,行业正在看到新变化。

2022年7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豫政办〔2022〕65 号文下达了《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 年)的通知》,给河南耐材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将重点发展功能、高效、节能、复合、长寿型高温材料及氢冶金用关键材料等高温新材料,推动服务集成,将河南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新型耐火材料产业基地。”

文件中明确:“到2025年,形成新型高温材料等6条千亿级支柱产业链。”

靳亲国认为,这是河南省首次明确今后耐材向高温新材料方向发展,更是省委省政府对行业发展的巨大鼓励和鞭策。

政协委员的提案

方向清晰了,可“越来越难”仍然是不少耐火材料企业共同的感触。

“过去的一年,主要任务就是活着。”多位耐材行业的负责人如是说。

一位公司合伙人补充,不只耐材,对今年的材料行业来说,不投,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遭遇经济下行周期,每一个公司都无法幸免。特别是钢铁市场相对饱和,重工业的迁移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作为服务配套企业,如何跟上步伐,每一家企业的选择都涉及版图重塑。

然而,对于行业大型竞赛里每一个奋力生存的企业来说,过去一年的销量成绩也好,艰难困苦也罢,在结果产生的那刻起已经成为过往,更重要的是2023年的序章该如何书写。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之一,郑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瑞泰)相关部门负责人看来,如果今年能将耐火材料从“两高”行业清出,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该负责人表示,如今,碳排放是一个全球共同关注和关心的话题,被划为“双高”行业,对耐材企业的市场推广,尤其是国外市场开发会有很大影响。“很多国外客户要求,对耐火材料本身的能耗要有一定考评。”

河南省政协委员王湛明今年也提交了一份关于耐材产业发展的提案。他提到,国家层面,始终未把耐火材料列为限产及“两高”产业,毗邻山东省也是我国耐火材料的主产区,相关实施意见中,也未将耐材列入“两高”行业,全国其他相关省份也没有列入,建议河南相关部门也不再将耐火材料列入“两高”行业。

“在双碳经济下,河南耐材产业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给予企业更大空间,支持企业开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助力国家高温工业节能减排,加快河南由耐火材料大省向高温新材料强省转变。”

创新爆发出能量的前夜

的确,近几年,耐火材料行业正在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变。

如郑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方面,有新布局。

其负责人透露,瑞泰的工业大脑已经做好,整个厂区内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今年主要围绕打通上下游客户来布局。另外,我们之前的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高,今年会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开拓一些新行业。”

远在东南亚出差已近一个月,丁丰收忙着洽谈海外的合作。

“没办法,企业要发展,只能两条腿走路。”丁丰收说,开拓海外业务同时,他们在国内主推与北科大联合开发的“高导热智能出铁沟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设备的生产、销售。相关技术,目前已被欧洲《材料》期刊刊发,并在云南某钢铁厂试运行近两年,积累大量数据。

丁丰收提到,前段时间,他参加了唐山市组织了产品技术推广会,大家都说好,可涉及采买,几乎众口一词:我可以成为你第二家客户。

他能理解,于钢铁企业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试错成本太高。

同样的困境,专注于不定型耐材生产的河南华西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也曾遇到过。在拿下第一个客户后,近三年来,其营收每年都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每当产业革命发生的时候,就会出现新老产业范式的替代。一家存在了半个世纪,不愿具名的传统耐材企业则传出消息,年后除了值班干部,工人放假。

每一种选择都是选择,每一条路都会有结果,尽管并不知道,谁会是行业最终引领者。但一点毋庸置疑——行业的低谷只是暂时的,此刻或许正处于创新爆发的前夜。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新闻推荐

版权所有 © 2021   巩义市天禹耐材有限公司       豫ICP备05023937号    营业执照   本网站已支持Ipv6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

版权所有 © 2021   巩义市天禹耐材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   本网站已支持Ipv6

客户留言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