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已结束,但关于两会的一些提案仍然值得我们探讨。在这届两会中,钢铁行业发出了不少的“好声音”,而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两会提案中,都提到了中国钢铁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而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钢铁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接下来钢企的低碳发展之路究竟要如何走呢?
我们先看看两会的代表都是怎么说的!
侯军
山钢集团董事长
侯军在全国两会中提出了“系统提升钢铁行业治理能力,强化‘双碳’行动引导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等建议。他表示,钢铁行业是制造业中碳排放最大的行业,行业减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侯军将绿色低碳发展放在企业生存的高度。“没有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企业就没有生存的资格。”他说,“对于钢铁行业来说,超低排放、保护环境将会成为未来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硬杠杠’。行业要做到绿色发展与高效发展的‘双赢’。”
对此,他建议钢铁行业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快推出碳减排技术标准,规范钢铁企业发展,二是科学开展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工作,加快研究形成传统钢铁生产工艺碳减排技术标准,指导和规范钢铁企业低碳发展,三是充分利用钢铁生产资源条件,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王树华
冀南钢铁集团董事长
两会上,王树华带来了《关于支持钢铁行业实施节能低碳改造 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建议》。他建议,国家层面制定出台鼓励钢铁行业碳减排的政策,充分激发企业减碳降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王树华表示,实现“双碳”目标,就钢铁行业而言,主要面临冶炼工艺碳排较高、节能减排技术薄弱、低碳改造成本巨大三重压力。
对此,他建议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促进钢铁行业实施节能低碳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钢铁冶炼工艺节能减排技术攻关力度,二是开展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三是制定出台鼓励钢铁行业碳减排的政策。
李世平
中南钢铁董事长
作为钢铁行业的代表,李世平已连续两年重点关注与“双碳”下钢铁业绿色发展的议案。他表示,“在双碳目标下,当前在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过程中,要根据各区域的钢铁总量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在推进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统一规划,避免电炉钢产量的无序发展,另外,也要不断地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
他认为,中国钢铁工业受能源结构和工艺流程的限制,吨钢碳排放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要推进节能降碳工作,需要进行流程结构、能源结构、生产工艺等重大变革,实现传统冶金向低碳冶金的工艺转型。对此,他建议:一要加快低碳冶金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二要结合技术进步规律,分阶段有序推动低碳发展;三要从源头入手,统筹推进减排降碳协同治理;四要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加快突破。
黎立璋
福建三钢集团董事长
两会期间,黎立璋建议,钢铁行业应借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契机,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他表示在“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命题。而这就需要钢铁企业加快结构调整、突破产业瓶颈,提升工艺装备、建设智慧工厂,在低碳冶金技术上取得突破,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发展。
黎立璋指出,实现碳中和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钢铁企业可以通过加快推进氢冶金、碳循环高效利用、碳捕获和封存、智慧冶金等先进工艺技术,以及进一步提高短流程冶炼占比等途径,实现大幅降碳。同时钢企要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还需要新能源、技术创新、制定和完善碳交易权管理制度三者的助力。
各钢企双碳目标及低碳技术路径
钢铁产业作为我国制造业中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行业,自“双碳”目标提出之后,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加速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在这一形势下,不少钢铁企业都紧跟政策,明确了“双碳”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为企业的低碳发展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们看看都有哪些企业率先迈出了这一步吧!
中国宝武
中南钢铁
鞍钢集团
河钢集团
建龙集团
无论是两会中关于低碳发展的议案,还是各大钢企相继发布的《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都足以说明在“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所有钢铁企业不断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统筹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以节能降耗、超低排放、淘汰落后、绿色制造等方式积极行动,为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新闻推荐
- 2022年度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公布,我公司榜上有名! 2023-03-21
- 河南四部门联合发文,耐材行业从“两高”中摘帽! 2023-02-08
- 戴着“两高”帽子的千亿行业,2023年会不会迎来期盼中的改变? 2023-01-15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2023-01-01
- 最差时期已过?!多家钢企发出积极信号! 2022-12-29

手机端